广州陈家祠景点介绍(广州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广州陈家祠景点介绍,以及广州旅游攻略景点必去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 1,广州有一座非常了不起的祠堂,陈家祠,真是太美了!
- 2,必定打卡的经典传统,岭南文化祠堂式建筑——广州陈家祠
广州有一座非常了不起的祠堂,陈家祠,真是太美了!
外出旅行,无论到哪,我最喜欢去的就是喜欢了解当地人文历史文化和古建筑文物古迹。早有耳闻广州陈家祠堂的历史,那是羊城八景之一,也是广州市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也是现有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
刚好这次自驾游有幸来到美丽的广州,第一时间就前往慕名已久的陈家祠堂,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远远望去就能看到那古建筑之精,墙体的艺术雕刻之美,宗祠的那种霸气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陈家祠堂里都有哪些独特魅力吧?
陈家祠堂大门前有着宽敞的广场,进入陈家祠堂内需要在手机上预约进场,那天来的游客很多,进场入口排起了十几米的长队,等待工作人员验证后进入。
进入陈家祠后,正大门牌匾写着陈氏书院四个大字,根据知情人士了解到,陈家书院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广东省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也是广东最有名的传统祠堂文化旅游景点,羊城八景之一。
在这里,不但可以了解到陈姓家族的历史和故事,还可以感受到陈姓宗亲的团结之心,以及对先祖的尊重和对学业的重视。
陈家祠堂的整体构造雄伟壮观,建筑设计风格更是典雅大气,没有一处是多余的,每个角落都可见有上好的木雕,石雕和陶瓷塑造等精湛工艺,造型生动,技艺精湛细腻,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真的值得尊重和学习。
陈家祠堂内面积很大,从大门进入,顺着祠堂走道转一圈回来需要好几分钟。
陈家祠堂分为三进三格式,第一进是陈家书院迎门正厅,第二进是陈家书院中心区聚贤堂,第三进是民间艺术展览馆,再出去就是陈家祠的后花园。结构设计严谨对称,层次分明,漫步于色彩纷呈,各种精湛艺术雕梁画栋的屋檐下,感受着智慧岭南的文化历史和陈家祠的故事,无论是纯游玩还是拍摄爱好者,都是一次不容错过的旅程。
西安攻略三日游(陕西西安攻略)
聚贤堂,是陈家祠堂中进大厅,也是陈家书院的中心位置,是当年陈姓宗亲代表人相聚议事开会的地方。聚贤堂整洁有序,壮观大气,堂中横列上好木屏风。
陈家祠堂的建筑设计以木雕、石雕、陶瓷塑造等精湛技艺的装饰而吸引眼球,工艺精细,无论是在祠堂庭院,顶檐,厅堂还是走廊上,精美的雕梁画栋随处可见,造型生动逼真,之所以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
陈家祠堂,看似一座祠堂,却不同寻常,它是一座非常了不起的岭南代表性建筑,它的装饰设计是岭南文化与民间精湛工艺的融合,祠堂内外每一处都有着太多的内涵和寓意,陈家祠堂已经不只是单纯一座古建筑,而是一件庞大的艺术品展现于世。
必定打卡的经典传统,岭南文化祠堂式建筑——广州陈家祠
陈家祠是广州的一座学术和精神殿堂。这座建筑在1894年完工,由陈氏家族捐赠。
寺庙由19个建筑组成,有9个大厅和6个庭院,由走廊相连。它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保存完好。陈氏书院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俗称陈家祠。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动工,光绪十九年(1893年)落成,是广东各县陈氏宗族合资捐建的合族祠。陈家祠是现存广东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及2011年以“古祠留芳”入选“羊城八景”,2006年被评为“广州城市文化名片”,2008年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AAAA级景区”,是岭南地区极具文化艺术气息的旅游景点之一。
门前坪地和东西后三院环绕四周,与内部庭院相应。
长廊贯通全院遮阳挡雨,房舍高大阴凉,内外庭院满目苍翠,与广州亚热带气候十分适应,让人觉得幽雅宜人,极富岭南风味。
穿过长廊,迈上台阶,两座建筑之间,山墙高耸,形成一条通道,只见头上青天白云,前面每进升高,取其“青云直上”之意,俗称“青云巷”。
站在青云巷凉风阵阵。它美观而又实用,起到分隔建筑空间及防火的作用。
彩绘门神
彩绘是在古建筑上绘制的装饰画,不仅美观,而且有一定防水性,能增加建筑物的寿命。
正门上用勾线重彩技法绘制的一对高达4米的大门神,给人顶天立地感觉,也为整座祠堂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氛围。
黑脸者为尉迟恭,红脸者为秦琼,是唐代太宗的大将军。他们守护陈家祠已有一百多年,历经风雨沧桑,却依然艳丽如新。门神是古代民间传说中能御凶防邪、看守门户之神。
传说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太宗皇帝患病,屡屡噩梦鬼魅缠身,不能安寝。但秦琼和尉迟恭两名大将护卫宫门后,鬼魅畏惧两位大将的威武气势,不敢再犯,太宗皇帝渐渐病愈,为长保平安,太宗命令画师把两员大将的画像画于宫门的左右,降魔镇邪。从此,鬼怪全消,宫中太平。此事传开后,民间纷纷效仿,流传至今。石雕
陈家祠的石雕多采用上等的花岗石。花岗石耐腐、耐风化,不怕风雨侵袭,是岭南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
石雕的装饰题材十分丰富,有用花卉瓜果为装饰题材并赋予一定含义的,如牡丹象征富贵、菊花象征高雅等;
用祥禽瑞兽,如狮子、老虎、鳌鱼等,这些动物题材不仅形象生动,还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龙、凤、麒麟象征吉庆祥和,鹿、鹤寓意长寿,鱼、鼠寓意多子多孙等;
砖雕
陈家祠的砖雕是广东砖雕的经典之作,主要装饰于檐墙、廊门、山墙墀角等位置、数量多、规模大、大多由当时番禺县和南海县的名工雕刻。
这些砖雕主体以浮雕为主,局部采用透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手法,精雕细刻,远看层次分明,线条凹凸起伏,光影清晰;近看人物须眉毕现,动静神韵如生。
在阳光的照耀下,能够感觉出它黑、白、灰等颜色以及神态的丰富变化,体现了砖雕艺人的深厚功力。
聚贤堂前有一座雅致的石雕月台,月台上的石雕栏杆、月台柱以及望柱头的雕饰是陈家祠石雕装饰工艺的典型。栏杆以各种花鸟、果品为题材,用连续缠枝的表现手法来雕饰。
月台柱雕有“老鼠戏葡萄”,老鼠是十二生肖之首,老鼠与多子的葡萄、石榴共戏、是暗喻百子千孙的意思。
望柱头的雕饰更加特别,以花岗石雕成的一盘盘菠萝、杨桃、桔子、仙桃、佛手、香蕉等岭南佳果,既富有南国风情和装饰美,又寄寓了陈氏子孙以礼果终年奉祀祖先的虔诚敬意。
其中“刘庆伏狼驹”砖雕刻画了北宋勇将刘庆制服西夏烈马“狼驹”的场面,共刻画了40多个人物,构图巧妙,形象逼真,雕刻细腻;
“梁山聚义”砖雕,刻画了《水浒传》中晁盖、林冲等众多英雄好汉汇集在聚义厅的宏大场面。整个画面精工雕琢,人物造型各异,栩栩如生。墀头砖雕中还出现了西方宗教里可爱的小天使形象,表明了当时社会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又体现民间艺人们灵活而不受约束的创作风格。灰塑
灰塑是岭南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艺术,民间称为“灰批”,不仅立体感强,而且色彩丰富、装饰效果好,表现出岭南民间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巧。
灰塑以石灰为主要原材料,拌上稻草或草纸,经发酵、锤炼,支撑草筋灰或纸筋灰,然后根据建筑空间和装饰部位的需要设计图案,在需要装饰的部位进行制作。
一般先以草筋灰堆塑造型,再用纸筋灰细塑表面,待干到一定程度后,再绘上各种色彩。
陈家祠的灰塑累计总长2562米,总面积月2448平方米,规模之大为岭南之冠,主要分布在屋顶正脊、垂脊、屋檐、山墙等位置。题材丰富、造型生动、色彩斑斓,将陈家祠装扮得靓丽多彩。
灰塑的立体效果非常突出,形态逼真,色彩喜用大红大绿,充满浓郁民间生活气息。其中有一种以蝙蝠造型的吉祥图案,生动活泼,神态亲近可爱,化丑为美、夸张变形是民间常用的艺术手法。
因“蝠”与“福”谐音,所以我国民间把蝙蝠视为福的象征。如在一只蝙蝠前面画一串铜钱,被称为“福在眼前”;两只蝙蝠重叠,又称“福上加福”等等。
总的来说,陈家祠在建筑上最突出的是它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之大成,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的结晶。陈家祠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的一颗明珠”是当之无愧的。
建议您花上2-3小时,放下都是的烦嚣,静心漫步在陈家祠中,慢慢感受它所带给你的美,美不因时间而有差别,陈家祠虽是清代的建筑,但在今天我们仍然能因它的美而带来震撼。
陈家祠(陈氏书院)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
开放时间为:
上午8:30——下午17:30
(17:00停止售票)
交通导航:
梵净山自驾游攻略入西门(梵净山自驾游攻略图)
广州地铁1号线-陈家祠站
泰国旅游攻略小红书(泰国旅游攻略跟团游)
加载中,请稍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