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假期旅游网

大理旅游景点大全(大理旅游景点地图)

大理很美!这是很多人公认的事实,大理的美,不张扬,美得朴实无华。

这也是,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原因!

接下来,到海舌公园,看清澈蔚蓝的洱海,打卡最浪漫的夫妻树,坐在树下的长凳上,静享蓝天白云,任时光被偷走。

大理州游记

傍晚,走进水花庄园,打卡四季绣球花海,享受一场水花落日派对;待夜幕降临,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载歌载舞……

游玩时间:3-5小时

地址:大理州双廊古镇最南端

喜洲镇

精华推荐:东川红土地、哈尼梯田、大理古城、丽江古城、玉龙雪山、三江并流等等

这里有很多特色客栈,每家客栈都可以自由出入参观拍照。即便是冬天,这里也温暖如春,最适合坐在洱海边的椅子上晒太阳。

青海到西藏的两条公路,G109青藏线是所有入藏线路中地势最为平坦、里程最短的公路,G214唐蕃古道则是唐朝时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时的人文线路。两条线路的海拔都在4000~4500米之间,容易产生高原反应。

开放时间:9:00-14:30

大理古城

有五颜六色花海的牧场

(详细日程、住宿地、里程数,已在地图中标明。)

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杨丽萍大剧院

(王晓雯 摄)

滇南这片区域,广泛生活着傣族、佤族、纳西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喜欢喝酒、聊天、唱歌、跳舞,热情开朗,活泼友善。古生古香的原始村寨里,村民沿袭着茶马古道时期的传统以马匹作为必要时期的交通运输工具。从古代缓慢发展至今天,人们的现代生活已经变得瞬息万变,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温存和感动却驻扎在参天巨树的根脉之间亘古长存。

午餐推荐:尽善(百年古院餐厅)、桃红小馆、柴米多农场餐厅、再回首凉鸡米线

D3:大理→【沙溪古镇—丽江古城晚上自由活动】→丽江

此时,如果你选择乘坐游船,去到南诏风情岛,那么你一定对它情有独钟!

喜洲古镇是清末至民国初期富甲一方的喜洲商帮在洱海之滨的喜洲镇建盖的古色古香的白族伎统民居。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白族历史文化名镇。喜洲保存有明清以来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民居以石木结构为主,白墙青瓦,古朴大方,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民居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三方一照壁、四合院、六合同春等组合式院落。大理白族民居的山墙则以白灰粉刷,山尖呈三角形,其上用水墨绘以云纹、如意纹、莲花、菱花纹等吉祥图案。

地址:大理州南涧县无量镇德安村

地址:大理市环海西路东生态廊道龙龛段

除了别具生面的高原景观外,云南东部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自然风光,依然摄人心魄,值得一去。溶洞、峰丛、花海、梯田、瀑布,它们构成了滇东景观印象里的奇形怪状、俊秀雄浑与绚丽优雅。

查看

双廊是一个小镇,在洱海的东北岸。在双廊这个镇上可远眺苍山十九峰,洱海苍山一览无遗,美不胜收。

申时:崇圣寺三塔

三塔寺景区:门票价格为121元/人,有效期为3天。门票包含了游览三塔寺景区的所有景点。

高原淡水湖,有“青海月痕”美称。

大理州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地区曾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历史上的南诏国和大理国曾在这里建都。公元前211年,秦王朝开始统治大理地区,西汉属益州郡,东汉属永昌郡,蜀汉属云南郡,唐宋时期建立以大理为国都的地方政权南诏国和大理国,元属大理路,明清为大理府。1950年设立大理专区,1956年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州首府为大理市。

大理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脉结合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点苍山以西为高山峡谷区,以东为中山陡坡地形,主要山峰有雪邦山、点苍山主峰马龙峰、马耳山等,主要河流有金沙江、澜沧江、漾濞江等。境内湖泊盆地众多,盆地呈线形,为带状分布,洱海为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泊,素有“高原明珠”之称。

大理州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巍山、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大理风景名胜区。

大理州拥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理市崇圣寺三塔(唐、五代),太和城遗址(南诏),剑川县石钟山石窟(南诏大理),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弥渡县南诏铁柱(南诏),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世祖平云南碑(元),喜洲白族古建筑群(明清)共六处。

参观完博物馆我就开始了寻古之旅。“汉习楼船”说的是汉武帝为开拓疆土,打通至印度的通道,派遣使臣去西南夷寻找道路,在洱海地区受阻,留居期间对当地有了较深的了解。回到长安后禀报汉武帝,汉武帝下令在长安西南挖一大水池并修造大型楼船训练水军,解决了水战阻碍后,武帝派军征伐云南,降滇王后接着西征,战胜西洱河各部族,并在洱海地区设置楪渝县,属益州郡。这是中央政权在洱海地区第一次设置县级单位,标志着云南从此接受了中央的统治。

“唐标铁柱”是说唐太宗曾派兵远征云南,最远到达了大理一带,为记载战功曾在洱海边树立铁柱,这铁柱早已不知去向,成为历史。但南诏国太和城遗址和南诏德化碑却保存了下来,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位于大理市城北7.5公里的太和村,为南诏国的早期都城。

南诏碑是南诏王于唐大历元年立于太和城宫门外,碑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碑文原有3800余字,由于风化严重仅存800余字,记叙了南诏初期历史中”阁逻凤”统一六国、”天宝战争”的起因和经过,从南诏国的立场出发,说明“阻决皇化之由,受制于西戎之意”,表达了南诏一心一意归奉唐王朝的思想。该碑受到历史学家的重视,是研究南诏史的第一手资料。

“元跨革囊”说的是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征服云南时,用皮囊充气做成浮筏渡过金沙江,消灭了大理国政权,建立了云南行省。在大理古城西北的苍山中和峰脚下有《世祖皇帝平云南碑》,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被锁在一个小院内,我是趴墙头看了看这块碑,内容不清,了解历史证明来过此地也就达到了目的。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的崇圣寺内,是大理的标志性建筑。三塔鼎足矗立于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浑然一体,雄伟而秀丽。大塔居中,名为千寻塔,建于南诏保和时期(824-839年),高69.13米,形状很像西安的小雁塔,为密檐式建筑共十六层。塔身平面呈方形,边长33.5米,除下层高13.45米外,往上各层高度逐步降低,宽度也逐渐收缩,形成优美的流线体轮廓。南北两座小塔位于大塔之西,距大塔等距70米,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小塔始建于大理国时期,形制相同,均为10层,高42.19米,为八角形密檐式实心砖塔。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国内旅游

国内旅游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