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假期旅游网

梵净山旅游景点(梵净山景点ppt模板)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梵净山旅游景点,以及梵净山景点ppt模板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 1,铜仁最美的10大景区:除了梵净山之外,还有哪里值得一去?
  • 2,大山里的“菇老师”

铜仁最美的10大景区:除了梵净山之外,还有哪里值得一去?

铜仁,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贵州平均海拔最低的地区。这里总体处于武陵山区,是云贵高原和湘西丘陵的过渡地带,有乌江等河流穿流而过。铜仁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使得大多数景区都“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梵净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后,铜仁的景区才逐渐被世人所知。小编就介绍一下铜仁最美的10大景区。

1,梵净山

梵净山位于铜仁市的江口县、印江县和松桃县交界处一带,是武陵山的最高峰,也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其中江口和印江一带开发旅游,而松桃一带作为保护区没有开发。梵净山景区的主要景观蘑菇石和红云金顶,在春季还有万亩高山杜鹃。在保护区有黔金丝猴、珙桐的保护动植物。在梵净山景区附近,还有云舍村、亚木沟等景区。

2,乌江山峡

乌江山峡是乌江下游形成的峡谷,也叫做“乌江百里画廊”,主要位于贵州沿河县和重庆渝东南一带,在贵州境内出现了夹石峡、黎芝峡、银童峡、土坨峡、王坨峡、霸王谷等景观,长达89公里。奇山、怪石、碧水、险滩、古镇、廊桥、纤道、悬葬构成了峡谷的主要景观,民国杨化育曾写道“千里关河一线通,羊肠九转锁长虹,车行不限横流水,直入风云变化中”。

3,铜仁大峡谷

铜仁大峡谷,位于铜仁碧江区和松桃县一带,有铜仁大峡谷景区和天生桥景区,长达52公里,沿岸险峻雄伟,蔚为壮观。峡谷两岸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嶙峋峥嵘,壁立千仞。无数的瀑布从山顶向峡谷倾泻。天生桥下的天生桥河发源于腊尔山或者笔架山,古代称为“川洞江”。

4,佛顶山

佛顶山,位于铜仁市石阡县和黔东南州施秉县的交界处一带,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顶山具有“动植物基因库”之称,是世界上同纬度除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外,保存较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佛顶山上有一些保存较好的古村落,例如被誉为“佛顶山中罕见的明清古村落”的楼上古寨、仡佬族民族文化村的尧上村等。中国最大的鸳鸯栖息地——鸳鸯湖也位于佛顶山地区。

5,六龙山

六龙山系武陵山脉的子峰,距铜仁市区仅18公里。山顶海拔1173米,方圆120余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6%以上,其中原始竹海就达10万余亩。六龙山四大峡谷,绝壁万丈,密林中深掩着许多瀑布(其中七股水瀑布最美)、溶洞和奇峰摩崖,令人神往,是探险者的乐园、徒步者的天堂。六龙山中有茶园山村,被誉为黔东第一文化古村。

6,石阡温泉群

石阡县,有泉都之称,现已探明的温泉出口共17处,此外,还有一条地下凯峡河地下热水河,一个热水溪溪沟温泉。温泉群核心区布局在县城的全国只有石阡,全国已探明的温泉群核心区水资源量最大的是石阡,获得“中国温泉之乡”和 “中国矿泉水之乡”荣誉称号。石阡最负盛名的是城南温泉,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开发利用的记载,位于县城南边的松明山麓,龙川河右岸。

7,思南石林

思南石林主要分布在思南县长坝景区和荆竹园景区,石林出露面积分别为4.9平方公里、2.3 平方公里,是贵州规模最大的石林。思南石林有针状石林、剑状石林、塔状石林、柱状石林、城堡状石林。林区形状多变,景色秀丽,能从小中见大、大中见巧、巧中见奇、奇中见幽。

8,麻阳河保护区

麻阳河位于铜仁沿河县西北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黎志峡西岸毗邻。景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及其栖息地。麻阳河兼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独特的峡谷地貌景观,地貌独特,风光旖旎,是集山、水、洞、峡谷、溪泉、河流、珍稀动植物等一体的景区,极具美学欣赏价值。

9,九龙洞

九龙洞位于铜仁市城东17公里的九龙溪右侧观音山山腰,是贵州省首批确定的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九龙洞”广大恢宏,洞内有7个大厅,洞长2258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已向游人开放3个大厅共12个景区。

10,腊尔山红石林

腊尔山红石林地处贵州省和湖南省交界的盘石镇腊尔山上,海拔1000米左右,独特的丹霞红石林自然地貌与山顶的天池群汇集成特有的自然景观。目前已开发出近四千亩,奇形怪状、形态各异的石林因其颜色呈褐红色,在雨天或阳光下更显其美丽壮观。目前正在开发的状态,建议自驾前往。在石林附近还有黔东草海、云海梯田等景观,可以开车前往。

欢迎大家关注我,我是一位贵州旅游通,热爱宣传贵州的文化、历史、风景、民宿。我为大家推荐贵州最值得旅游的景区,写最好的风景介绍文章,做最有干货的攻略。我保证,看了我文章,绝对让你有所收获。

专栏

中国公园省:贵州旅游攻略

作者:黔行记

80币

13人已购

查看

大山里的“菇老师”

本报记者 张 烁

顾昌华在工作中。资料图片

7月,贵州梵净山。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顾昌华,带着学生们在深山老林里找桑黄,药用菌中的“黄金”,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听当地村民说,山里有棵树龄300多年的老桑树,有人曾在那里采到桑黄。

顾昌华今年55岁了,这时节的毒虫瘴气厉害,关节炎和颈椎病又犯了,有人劝她,她却没放在心上。“哎呀,这里有!”老桑树下,顾昌华喜出望外,“我们带回实验室去进行分离纯化,争取人工培育出桑黄!”

这就是贵州大山里的“菇老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授、高级技师顾昌华。从教33年,她培养职业院校毕业生5000余人,指导帮扶当地发展食用菌产业1100万棒,累计实现产值9000万元,辐射带动1000多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不负自己的三尺讲台

“食用菌装袋,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一步也不能错!”实践课上,顾昌华来来回回,逐个给学生打分,“你现在接种不成功,一两块钱的材料浪费了没关系。可将来要当农业技术指导员,指导农民一种就是二三十万袋,出了问题,那损失可就大了!”

“不负三尺讲台”,是顾昌华22岁当老师时给自己提的要求。她要对学生负责,对这些未来的农技指导员负责。“三分栽、七分管,一次责任心不到位,杂菌就来了,菌袋污染了,就前功尽弃。”一届届学生,都听过“菇老师”这句话:“科学容不得半点含糊。”

顾昌华有耐心,一次教不会,就再教一次;理论太艰涩,就把理论融进实验里。讲花卉生产,顾昌华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养五六盆花。期末考试,顾老师“看花打分”,分数占技能考核成绩的50%,学生们每堂课都不敢懈怠。“那些平常不爱上课、不爱动手的,也被调动起了积极性。”顾昌华还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制棒、养棒、出菇、采菇过程,学期末制作PPT汇报。

期末时,全班几乎都通过过程性考核。更令顾昌华欣慰的是,有名当初课上不积极的学生,主动申请暑假留校,“继续我的食用菌管理项目。”

带动更多人学农爱农

“这是灵芝,这是羊肚菌,这是大球盖菇……”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梵净山食药用菌标本馆里,陈列架高至屋顶,足足有90多种野生菌标本,仅浸泡标本就有200多瓶。

“每一朵野生菌都是宝贝!”5年来,顾昌华带领团队成功分离试种了10多种野生羊肚菌菌株,目标是选育优良菌种。目前,团队向农户提供平菇、香菇等优良菌种,比常规品种产量提高10%以上。

选出好苗子,带出好队伍,把科研的接力棒传下去。2013年起,顾昌华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组建起“食用菌菌种繁育技术服务团队”,她期待通过产学研结合,培育出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顾老师,新品种培育失败了,几个月的努力付诸东流。”有一天,收到团队成员、学生徐松发来的消息,顾老师回信:“科学研究的道路从来不是平坦的,我们只有百折不挠,才能追寻并且靠近真理。”

在她的带领下,一支队伍慢慢成长起来。“我想带动更多人学农爱农、更好地服务农业。”

顾昌华教过的孩子,有的成为农技专家,有的成为基层干部,有的升入更高学府。“我最珍视的,就是他们能够更好地成长成才!”

帮农民“学生”增收致富

“被污染的菌棒随意堆放,很容易相互传染。”在铜仁万山区敖寨乡中华山村的一个香菇大棚里,顾昌华说:“被污染的菌棒要么烧掉,要么深埋。”

除了校园里的孩子们,顾昌华还有很多农民“学生”。她的另一个身份,是贵州省优秀科技特派员、铜仁市食用菌首席专家。

铜仁,地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武陵山腹地,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靠山吃山,食用菌就是老百姓脱贫的“金钥匙”。“种蘑菇能挣钱?”改变当地农民的观念,并不容易。顾昌华苦口婆心,掰着手指头给农民们算账:“一个菌袋出1斤蘑菇,按挣3元算,刨去成本,第一桶金就赚到了。”有的农民畏难,顾昌华支招:“不会种菌,先种抗杂菌强的平菇。”现在,农民“学生”们种出的食用菌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感恩:“要是没有顾教授,不可能卖得这么好!”

“学农的人,心都是跟着泥土长的。”顾昌华说。这些年,她扑在田间地头,先后攻克了香菇平菇高温高湿链孢菌污染、夏季木霉污染等难题。有了产业,脱贫攻坚就有了源源不断的“造血”能力。因为贡献突出,顾昌华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优良的种子种在农民田间,把真善美的种子种在学生心间!”顾昌华笑道。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国内旅游

国内旅游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