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假期旅游网

盘锦红海滩旅游攻略美食(红海滩风景区旅游攻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盘锦红海滩旅游攻略美食,以及红海滩风景区旅游攻略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 1,盘锦有“辽河三宝”,三种美味,只有我们盘锦人才有福品尝
  • 2,最北海岸线 最美红海滩
  • 3,大菜:盘锦红海滩(下)
  • 4,最北海岸线 最美红海滩

盘锦有“辽河三宝”,三种美味,只有我们盘锦人才有福品尝

提前“东北三宝”,那自然是人尽皆知,“人参、鹿茸、貂皮”,让东北成了闻名全国的福地。东北是全国的福地,我们盘锦则是东北的福地,在东北,怕是没有几座城市有盘锦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了。一马平川的辽河三角洲大平原,不仅拥有东北最肥沃的土地、最丰富的水资源,还潜藏着丰富的石油,拥有全亚洲最大的芦苇荡,以红海滩为代表的湿地景观,又让盘锦成了闻名全国的旅游城市,“盘锦大米”、“盘锦河蟹”都是国内名优特产,可以说,盘锦“一身都是宝”。而这还不是盘锦的全部,盘锦还有“辽河三宝”,均是可口的美味,而只有盘锦人才有福气品尝。

辽河是辽宁省最大的河流,也是孕育了“辽河文化”的母亲河,而盘锦也可以说“辽河的赠礼”。整个盘锦都是沃土平原,河道纵横交错,水产丰富,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而辽河特产的三种美味:辽河蚶子、辽河刀鱼和辽河浦笋,被称为“辽河三宝”,这三种美食,外地人很少能接触到,接触到了也不一定敢吃,可以说是辽河馈赠给我们盘锦独享的美味。

“辽河三宝”之辽河刀鱼

辽河刀鱼是产自辽河里的刀鱼,学名“刀鲚鱼”,又称辽河小刀鱼。这种鱼比我们常见的海刀鱼短得多,身长只有20多公分,体扁,有银白色细鳞。属季节鱼,属于“河里生,海里长”,味道更加鲜美。这种鱼在辽河曾经非常多,但现在已经很少了,因此价格不菲,有人说活着的辽河刀鱼要一两千块钱一斤,但说实话,本人并没有买过活着的辽河刀鱼,不知道真实价格怎么样。但某宝上有冷冻的辽河刀鱼,价格在一二百块钱左右。由此推断,新鲜的辽河刀鱼,肯定是价格非常贵了。

“辽河三宝”之辽河蚶子

蚶子我们都吃过,但吃过辽河蚶子的就不多了吧?相比于其它两个“宝”,辽河蚶子算是产量最高,也最便宜的了,也是唯一一个不面临灭绝危险的。辽河蚶子分布的范围很广,不仅在辽河里有,沿着辽河的支流,包括人工开挖的灌渠,也有辽河蚶子的分布,也是一种季节性的特产。曾经在河水里洗澡,很容易就可以挖到一堆。只是这种蚶子比海里的蚶子小的多,肉质上的味道也很特殊,最常见的吃法就是扒出肉来炒韭菜吃,既有河鲜水产的独特鲜味,又有蔬菜的清香,非常受欢迎,加上最便宜的时候,每斤河蚶子只要两三块钱,价格上非常亲民。

“辽河三宝”之辽河浦笋

浦笋因为上了“舌尖2”而闻名天下,但至今也只有少部分盘锦人和营口人喜欢吃这种特产。浦笋和其它笋类一样,都有独特的清新味,做起来也是非常方便,只需要用五花肉炒起来吃,就非常美味了。那真是没吃过的人不感兴趣,吃过的人却都是爱不释口。只是浦笋也是一个季节性的特产,每年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能够品尝到新鲜的浦笋,价格上虽然没有辽河刀鱼那么贵,但比辽河蚶子贵得多,刚出来的时候可以卖到30多块钱一斤,产量稳定后,每斤的售价在15元左右。

(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分享,如有侵权,删图致歉!)

最北海岸线 最美红海滩

【大美中国】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光明日报通讯员 孙洪霞 王双

绿苇红滩、稻浪金风,鸥鹤翔集,扁舟荡漾,河海相拥,织就了大片天然五彩锦缎。这座被轻轻放在湿地上的城市,就像一颗晶莹饱满温润的珍珠,镶嵌在这片被大自然偏爱的土地上,构成了中国最北美丽海岸线。

抚育幼鸟的黑嘴鸥刘杰摄

有着“湿地之都”别称的盘锦,位于辽宁省中南部、渤海最北端,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辽河入海口处。河海交汇的地理环境在这里造就了2496平方公里的辽河口湿地,这片湿地里栖息着各类野生动物477种,其中鸟类304种,这里是丹顶鹤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黑嘴鸥最大种群的繁殖地,斑海豹重要产仔地。

引亢高歌的丹顶鹤宗树兴摄

辽河口湿地作为南迁北徙的鸟儿们的驿站,鸟类们在这里停留休息补充体力,在这里相恋求偶,相爱成家,孕育新的生命。这是能让天使一样的鸟儿放心休憩和养育后代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

休憩的斑海豹刘刚摄

斑海豹慵懒休憩、丹顶鹤闲庭信步、黑嘴鸥自由翱翔,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湿地与城市共兴共融的生态画卷。规划总面积17.05万公顷的辽河口国家公园建设在有序推进当中,打造全新的野生动物乐园。

盘锦辽河入海口处的广袤湿地,辽河携泥裹沙奔腾而来,河水与滩涂均富含养分,俗称“白浆水”“宝泥滩”,极为适合翅碱蓬与芦苇的生长,孕育了举世闻名的红海滩和绿苇荡。

盘锦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滩绿苇夏建国摄

苍翠欲滴的芦苇,嫣红如火的海滩是盘锦湿地的底色。辽阔浩瀚的芦苇海洋,绿似翡翠,铺地连天,随风起舞的芦苇,欢笑着、喧哗着,空气中弥漫着苇叶的清香,让人闻之欲醉。

辽河口湿地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色彩。殷红如焰的碱蓬草织就了这片灿若朝霞的云锦红滩,阳光照射时通透炽烈,云层遮盖时姹紫嫣红。极目远眺,如燃烧的熊熊烈火,似落地的火烧云彩,古诗云“日出江花红胜火”也大抵如此。

辽宁省级非遗项目二界沟排船制作技艺林松摄

落潮河水入海,涨潮海水倒灌,在咸水与淡水往复冲撞融合之间,海韵河风孕育出了盘锦独有的辽河口文化。融合是辽河口文化特点,湿地文化、渔雁文化、帆船文化和渔猎文化等都是辽河口文化的一部分,河海相融、民族相融、文化相融是辽河口文化的写照与缩影。

盘锦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蟹王争霸赛”活动现场虞伟摄

赏上口子高跷秧歌、听“古渔雁”民间故事、观排船工艺、品非遗美食……盘锦充分挖掘辽河口文化内涵,倾力打造了插秧节、开海节、冬捕节等辽河口文化节日品牌,让人们了解辽河口悠远的历史,品读先人在这块土地上的生存状态和冷暖悲欢。盘锦还深度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功举办“中国最北海岸线冰凌穿越挑战赛”,跻身“国家级经典体育旅游线路”行列,开发湿地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冬季冰雪游等多条旅游线路,让文旅产业源源不断产生附加值。

盘锦辽河国际艺术区广厦艺术街夏季嘉年华活动现场盘锦市兴隆台区委宣传部提供

2022年,盘锦成功入选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这张优质的生态名片,是全世界对盘锦湿地保护工作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更是盘锦坚持“生态立市”、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无人机拍摄的盘锦辽河口湿地冬季冰花奇观刘杰摄

盘锦的美丽源自大自然,更缘于人们对自然的珍视与呵护。今天的盘锦是本地居民“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也是异域游客的“诗和远方”。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05日10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大菜:盘锦红海滩(下)

这里不像 黄河 口有那么多的鸟类,也许候鸟们已经南下了。极致白色的精灵还是在蓝天红地上留下身影。

站在中心观景平台上,几个类似倒扣的船身的遮阳蓬,远处正是逆光,薄薄的闪着银光的水面呼应这红色碱蓬草,有时自然的色彩是只能意会而不可描述的。

路边 高台 至上,这里一片是芦苇环抱着红色碱蓬草,也有传言是芦苇的快速生长侵蚀了碱蓬草的领地,科学的问题还是留待科学家去解决吧。

红色碱蓬草中的一丛芦苇,白色的飞鸟掠过。

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不小心遗落一把黄色遮阳伞,几丛芦苇在红色的背景下格外醒目。

一只类似鹭的涉禽正在红草中漫步,不时摄食着小鱼小虾,可能还有着随处可见的小螃蟹,这里是它们的天堂。

盘锦 红海 滩的旅程就要结束了,虽然实景比起图片介绍逊色不少,不过能在此欣赏不多见的美景还是不虚此行的。

盘桓大半天,我们开始回程了,今天要赶回 山海关 ,因为这段高速比较拥堵,所以我们没有走回 盘锦 市区,而是沿着辽河东岸往北 西北 ,希望能避开这段拥堵的高速,因为浩浩荡荡的旅游大部队已经来了。

路边是 盘锦 大米河蟹的招牌,可惜我们没法品尝了。

往西南方向。行车之间总能欣赏倒落日晚霞。

最北海岸线 最美红海滩

【大美中国】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光明日报通讯员 孙洪霞 王双

绿苇红滩、稻浪金风,鸥鹤翔集,扁舟荡漾,河海相拥,织就了大片天然五彩锦缎。这座被轻轻放在湿地上的城市,就像一颗晶莹饱满温润的珍珠,镶嵌在这片被大自然偏爱的土地上,构成了中国最北美丽海岸线。

抚育幼鸟的黑嘴鸥刘杰摄

有着“湿地之都”别称的盘锦,位于辽宁省中南部、渤海最北端,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辽河入海口处。河海交汇的地理环境在这里造就了2496平方公里的辽河口湿地,这片湿地里栖息着各类野生动物477种,其中鸟类304种,这里是丹顶鹤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黑嘴鸥最大种群的繁殖地,斑海豹重要产仔地。

引亢高歌的丹顶鹤宗树兴摄

辽河口湿地作为南迁北徙的鸟儿们的驿站,鸟类们在这里停留休息补充体力,在这里相恋求偶,相爱成家,孕育新的生命。这是能让天使一样的鸟儿放心休憩和养育后代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

休憩的斑海豹刘刚摄

斑海豹慵懒休憩、丹顶鹤闲庭信步、黑嘴鸥自由翱翔,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湿地与城市共兴共融的生态画卷。规划总面积17.05万公顷的辽河口国家公园建设在有序推进当中,打造全新的野生动物乐园。

盘锦辽河入海口处的广袤湿地,辽河携泥裹沙奔腾而来,河水与滩涂均富含养分,俗称“白浆水”“宝泥滩”,极为适合翅碱蓬与芦苇的生长,孕育了举世闻名的红海滩和绿苇荡。

盘锦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滩绿苇夏建国摄

苍翠欲滴的芦苇,嫣红如火的海滩是盘锦湿地的底色。辽阔浩瀚的芦苇海洋,绿似翡翠,铺地连天,随风起舞的芦苇,欢笑着、喧哗着,空气中弥漫着苇叶的清香,让人闻之欲醉。

辽河口湿地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色彩。殷红如焰的碱蓬草织就了这片灿若朝霞的云锦红滩,阳光照射时通透炽烈,云层遮盖时姹紫嫣红。极目远眺,如燃烧的熊熊烈火,似落地的火烧云彩,古诗云“日出江花红胜火”也大抵如此。

辽宁省级非遗项目二界沟排船制作技艺林松摄

落潮河水入海,涨潮海水倒灌,在咸水与淡水往复冲撞融合之间,海韵河风孕育出了盘锦独有的辽河口文化。融合是辽河口文化特点,湿地文化、渔雁文化、帆船文化和渔猎文化等都是辽河口文化的一部分,河海相融、民族相融、文化相融是辽河口文化的写照与缩影。

盘锦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蟹王争霸赛”活动现场虞伟摄

赏上口子高跷秧歌、听“古渔雁”民间故事、观排船工艺、品非遗美食……盘锦充分挖掘辽河口文化内涵,倾力打造了插秧节、开海节、冬捕节等辽河口文化节日品牌,让人们了解辽河口悠远的历史,品读先人在这块土地上的生存状态和冷暖悲欢。盘锦还深度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功举办“中国最北海岸线冰凌穿越挑战赛”,跻身“国家级经典体育旅游线路”行列,开发湿地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冬季冰雪游等多条旅游线路,让文旅产业源源不断产生附加值。

盘锦辽河国际艺术区广厦艺术街夏季嘉年华活动现场盘锦市兴隆台区委宣传部提供

2022年,盘锦成功入选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这张优质的生态名片,是全世界对盘锦湿地保护工作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更是盘锦坚持“生态立市”、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无人机拍摄的盘锦辽河口湿地冬季冰花奇观刘杰摄

盘锦的美丽源自大自然,更缘于人们对自然的珍视与呵护。今天的盘锦是本地居民“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也是异域游客的“诗和远方”。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05日10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