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旅游攻略景点地图(泉州旅游攻略一日游)
这些年去过好多次泉州市区,走遍了几乎所有知名的景点,也在我的头条文章中写过,这其中有:蟳埔村、洛阳桥、清源山、开元寺、九日山、清净寺、德济门、天后宫、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南少林寺、灵山圣墓、泉州西湖、行走西街、探秘“聚宝街”,府文庙里听南音、泉港樟脚村、山腰盐场,也写了泉州美食小吃。以及泉州茗山清源茶院度假山庄 和 泉州迎宾馆两日游等等,堪称泉州旅游攻略大全。 想去泉州旅游的人可以在我的头条文章中搜索 “泉州”,就可以找到所有相关的文章和微头条,可以参考一下。 除了以上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外,泉州市区里还有不少小景点,为了节省时间就不逐一细写了,将它们汇总成一篇。
芳草园
梧林古村落,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充满异域风情的古建筑群,宛如一个原生态的村落建筑博物馆,在红砖与洋楼之间,感受闽南华侨文化,体验烟火人间。
关于吃
▼肉粽
或者一颗烧肉粽配小肠汤鱼丸汤,都是简单安心的好味道。
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攻略5天(昆明大理丽江自由行旅游攻略)
南宋时期,泉州人建造了一座大桥横跨于晋江市安海镇与南安市水头镇交界的海湾之上,对于中国的建桥史,都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安平桥是我国现存最长的跨海石桥,建于南宋绍兴八年,站在桥上航拍,十分有感觉。
地址:泉州市丰泽区泉山路
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
泉州是一座迷人的城市,这里的冬天,惬意又舒服,当夜幕降临时分,万家灯火一次亮起,泉州的夜生活也拉开了帷幕。
开元寺双石塔
依山傍海的福建自古以来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称号,福建泉州更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宋元时期,十分繁华,是我国悠久辉煌的海洋文明的一个缩影,跟着世界文化遗产游泉州,去发现属于泉州的历史故事。
泉州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多元文化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繁茂生长,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泉州伊斯兰教墓是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
关帝庙,香火是真的旺,一心求财的可以来这边,下午烧香的都是人满为患。
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第一项名胜古迹:九日山祈风石刻:山高80余米,现存主要胜迹有八戒石、翻经石、陀罗尼经幢等。
第二项名胜古迹、市舶司遗址:市舶司遗址位于泉州古城罗城的镇南门外、翼城的南熏门内。据道光《晋江县志》记:泉州港兴于唐,盛于宋元,衰于明中叶。
第三项名胜古迹、德济门遗址:始建于南宋(公元1230年),时称镇南门,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改称德济门,遗址面积2000平方米,记录了宋元泉州城市向南部拓展的历史。
第四项名胜古迹、天后宫: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宋庆元二年(1196年),规模较大的一座妈祖庙。
第五项名胜古迹、真武庙:地理坐标位置位于泉州丰泽区东海镇法石村石头街。有“小武当”之称。建于南宋,明万历《泉州府志》记载,“玄武庙在郡城东南石头山,庙枕山嗽海,人烟辏集其下,宋时为郡守望祭海神之所”,被称为玄天上帝八闽第一行宫。
第六项名胜古迹、南外宗正司遗址: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古榕巷60号院内,占地面积约45080平方米,南外宗正司是南宋建皇族群管理的机构。
第七项名胜古迹、泉州府文庙:地理坐标位置在泉州市鲤城区中山中路,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982年(太平兴国七年)建为州学,可容数千人学习,是古代泉州官方开办的最高等级的教育机构。
第八项名胜古迹、开元寺:泉州知名度最大的景区,寺庙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现存建筑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开元寺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佛教寺院。如今每个到泉州旅游必去打卡的景点之一。
第九项名胜古迹、老君岩造像: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北郊的清源山右峰。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始祖老子李耳石雕造像,老君造像高6.85米,宽8.01米,此地地处清源山,素有“闽海蓬莱第一山”的称号。
第十项名胜古迹、清净寺: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整体为石构建筑,20世纪90年代列为“中国十大名寺”中唯一入选的伊斯兰教清真寺。
第十一项名胜古迹、伊斯兰教圣墓:位于泉州东郊灵山南麓,明末史学家何乔远在《闽书,方域志》记载,唐高祖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穆罕默德曾派四大门徒来中国朝贡,后留中国传教,死后葬于泉州,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这就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最早传说。
第十二项名胜古迹、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地理坐标位置在泉州市晋江县万山峰,距泉州市区13公里。依庵内石壁浮雕而成,刻摩尼光佛一尊跏趺而坐径1.98米,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宋元泉州摩尼教传播的重要史迹。
重庆旅游攻略五天自由行攻略
第十三项名胜古迹、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位于泉州市区之南的古镇晋江市磁灶镇,于1956年被发现。窑址多分布于梅溪两岸,计有26处。其中南朝窑址1处,唐、五代窑址6处,宋、元窑址12处、清代窑址7处,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是宋元时期泉州城郊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
第十四下几个名胜古迹、德化窑址:因当地村民为纪念南坡小路边的“奎斗宫”而得名,位于德化县龙浔镇宝美村破寨山西南坡上。1976年4月,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晋江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组织发掘,该窑址东西宽约300米,南北长约150米。不同类型的器物标本6793件、生产工具800多件,标本大部分为残件,仅少部分为完整件。
第十五项名胜古迹、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位于安溪县尚卿乡青洋村南450米,已发现10余处的古矿洞遗迹及2处烧炭遗迹。为宋元时期留存下来泉州乃至福建重要冶铁遗址。
第十六项名胜古迹、洛阳桥: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全球第一座古代跨海大桥,至今保存完美,桥梁全长834米,宽7米。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第十七项名胜古迹、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是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第十八项名胜古迹、顺济桥遗址: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泉州城城南)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为泉州知州邹应龙以来泉的外国商人筹集资金建成。长约150余丈,宽1.4丈,桥墩31个。横跨晋江两岸,以临近顺济庙(天后宫)而得名。
第十九项名胜古迹、江口码头:落座于泉州市丰泽区法石社区,处在江海交汇处的咽喉地带,始建于宋代(10-13世纪),是宋元泉州海外交通和贸易繁荣的重要见证。它与石湖码头、六胜塔、外港码头、航标塔等共同构成的河海运输网络。
第二十项名胜古迹、石湖码头:位于石狮市蚶江港东突出部。水深18米,退潮时最浅14米,涨潮时最深36米,港道从石湖外屿至北线,滩宽2000米,长7200米,可供万吨级船舶停靠,是良好的深水锚地。
第二十一项名胜古迹、六胜塔:位于福建省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在历史上起着海上航标的作用,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灯塔。塔高36.06米,全塔浮雕金刚、力士像80尊。该塔1961年被定为福建省第一批重点文物,被收入“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三册。
第二十二项名胜古迹、万寿塔:万寿塔位于泉州城东南方向20公里的宝盖山山顶,由僧人介殊建造于泉州海洋贸易鼎盛的南宋绍兴年间,古人认为在此建塔可锁住水口以保平安,故称关锁塔。因有商人妇登塔望夫成石的传说,民间也称其为姑嫂塔,其望夫成石的传说承载了泉州民众对海洋贸易的历史记忆。
西安景点交通
宋元时期,泉州的外贸手工业十分发达,泉州瓷器远销海外,磁灶窑址作为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出口商品生产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是宋元时期泉州城郊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这里也是见证宋元时期泉州繁华的一个窗口,对于很多热爱历史文化的旅游爱好者来说,来看看磁灶窑址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