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假期旅游网

丹霞山穿山甲(丹霞山穿越攻略路线)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丹霞山穿山甲,以及丹霞山穿越攻略路线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 1,广东多地发现中华穿山甲等珍稀野生动植物
  • 2,大美丹霞!来韶关徒步穿越“广东最美旅游公路”
  • 3,广东今年将完成林分优化和森林抚育提升400万亩
  • 4,大美丹霞!来韶关徒步穿越“广东最美旅游公路”
  • 5,广东今年将完成林分优化和森林抚育提升400万亩

广东多地发现中华穿山甲等珍稀野生动植物

今年9月下旬,茂名河尾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红外摄像机记录到了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的野外活动影像,这是在茂名地区首次记录到中华穿山甲野外活动的影像。该保护区还首次发现了国家I级保护野生植物——紫纹兜兰。与该保护区相邻的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也在今年六月首次拍摄到中华穿山甲野外活动的影像。

据广东省林业和草原局透露,近十年广东省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等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被发现越来越多。

今年7月,茂名市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广东省林科院穿山甲研究团队,前往茂名河尾山市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并布置红外监测相机。9月21日凌晨,红外监测相机拍摄到中华穿山甲在洞穴处活动的影像。从影像中可以看到,夜幕下,一只中华穿山甲在林下窸窸窣窣地行走,很快就进入洞穴。9月底,研究团队再次来到保护区进行仔细考察,又发现了十多个疑似穿山甲的洞穴,并陆续增加多台红外监测相机,继续通过红外监测相机记录中华穿山甲的活动情况。近年来,广东省在粤东、粤北及珠三角地区都记录到了中华穿山甲的影像。近期先后在粤西地区的阳江市、茂名市发现野生中华穿山甲,对中华穿山甲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介绍,茂名河尾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是粤西地区一片相连的自然保护地,栖息地质量和连通性较好,应存在中华穿山甲种群。省林业和草原局表示,后续广东省将加强对该地区的中华穿山甲监测和物种研究,保护好这些珍稀物种。

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广东省生态系统丰富而多样。截至2020年,全省森林面积1053.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8.66%,建立1362个自然保护地,共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774种,维管束植物7700多种。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4种,有近300种广东特有植物。

近年来,广东省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率先把全面禁止食用陆生野生动物写入地方性法规,开展珍稀濒危物种就地、迁地保护,组织开展人工繁育、野化训练、回归等工作,广东省野外资源种群正在稳步增长。近年来广东发现丹霞梧桐、鬣羚等多个新分布物种和新种,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鸳鸯、青头潜鸭、小青脚鹬、勺嘴鹬等珍稀濒危鸟类数量大幅增加,如广州海珠湿地鸟类种数已从72种增加到180种,维管束植物835种,昆虫种类已增加至539种;8月份以来丹霞山新记录到7种涉禽,鸟类名录增至231种,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去年以来,广东省在车八岭、南岭等20个保护区相继布设红外自动相机一千多台,共拍摄记录到野生动物110多种。

广东省林业和草原局透露,“十四五”时期,广东省将继续大力推进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坚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进珍稀濒危植物“一中心三基地”平台建设,加强以旗舰物种为核心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状况的调查、监测与评估,开展一批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及其栖息地抢救性保护,实施华南虎、穿山甲等重点物种保护工程,做好野外回归自然和野外种群恢复,加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和红色名录物种的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全杰、杨耀烨 通讯员:林荫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全杰通讯员:林荫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

大美丹霞!来韶关徒步穿越“广东最美旅游公路”

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 原创稿

据韶关市委宣传部消息,经过五个月的等待,韶关市第十五届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终于“回归”!活动初定在3月18日举行,赛事分为“穿越组(43公里10000人)”“欢乐组(18公里5000人)”“亲子组(11公里5000人)”,统一3月18日8时在丹霞山南门出发。

据了解,韶关市第十五届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自2月13日报名重启以来,原定1万人数的参赛规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踏春的需求,故经组委会研究决定“农行杯”第十五届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参赛规模扩大至2万人。

穿越丹霞这条“广东最美旅游公路”全长54.6公里,主要围绕阅丹公路和丹霞山核心区域,线路串联了水上丹霞、阳元山等众多景点,途经夏富古村、古竹坪村等多个古村。沿途山色秀美如画,茂林修竹、流水潺潺,美不胜收,选手可体验全世界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赛道,感受韶关“山城融合”之美。

广东今年将完成林分优化和森林抚育提升400万亩

广东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中新网广州2月20日电 (程景伟 林荫)据广东省林业局20日消息,广东省日前发布2023年第1号总林长令——《关于全面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的令》,明确提出今年广东要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0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200万亩,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面积415万亩,每个市、县应至少建设一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

该总林长令要求,广东各地、各部门要统筹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通过造林绿化、城市绿化和乡村绿化,提升山体林分质量和城乡绿化品质,全面打造自然保护地和城市绿地体系,推进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地公园、郊野公园、植物园等建设,加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沿海防护林和古树名木保护建设。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当前,广东省已设立各级林长97372名,省市县镇村五级林长制体系全面建立。总林长令强调,广东各级林长要主动发挥带头作用,高水平建设林分优化、林相提升样板点、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油茶产业和竹产业基地等,择优推进一批项目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示范,在生态建设方面做出示范,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方面做出示范。

同时,市、县两级林长要建立挂点挂片联系制度,靠前指挥,建设示范点。此外,要全力推进南岭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国际红树林中心、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等。

总林长令还提出,广东各地要适当调整和完善先造后补、以奖代补、以工代赈、公益林效益补偿制度等政策,调动广大民众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和完善用林用地、森林采伐、项目招投标等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完)

大美丹霞!来韶关徒步穿越“广东最美旅游公路”

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 原创稿

据韶关市委宣传部消息,经过五个月的等待,韶关市第十五届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终于“回归”!活动初定在3月18日举行,赛事分为“穿越组(43公里10000人)”“欢乐组(18公里5000人)”“亲子组(11公里5000人)”,统一3月18日8时在丹霞山南门出发。

据了解,韶关市第十五届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自2月13日报名重启以来,原定1万人数的参赛规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踏春的需求,故经组委会研究决定“农行杯”第十五届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参赛规模扩大至2万人。

穿越丹霞这条“广东最美旅游公路”全长54.6公里,主要围绕阅丹公路和丹霞山核心区域,线路串联了水上丹霞、阳元山等众多景点,途经夏富古村、古竹坪村等多个古村。沿途山色秀美如画,茂林修竹、流水潺潺,美不胜收,选手可体验全世界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赛道,感受韶关“山城融合”之美。

广东今年将完成林分优化和森林抚育提升400万亩

广东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中新网广州2月20日电 (程景伟 林荫)据广东省林业局20日消息,广东省日前发布2023年第1号总林长令——《关于全面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的令》,明确提出今年广东要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0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200万亩,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面积415万亩,每个市、县应至少建设一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

该总林长令要求,广东各地、各部门要统筹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通过造林绿化、城市绿化和乡村绿化,提升山体林分质量和城乡绿化品质,全面打造自然保护地和城市绿地体系,推进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地公园、郊野公园、植物园等建设,加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沿海防护林和古树名木保护建设。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当前,广东省已设立各级林长97372名,省市县镇村五级林长制体系全面建立。总林长令强调,广东各级林长要主动发挥带头作用,高水平建设林分优化、林相提升样板点、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油茶产业和竹产业基地等,择优推进一批项目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示范,在生态建设方面做出示范,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方面做出示范。

同时,市、县两级林长要建立挂点挂片联系制度,靠前指挥,建设示范点。此外,要全力推进南岭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国际红树林中心、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等。

总林长令还提出,广东各地要适当调整和完善先造后补、以奖代补、以工代赈、公益林效益补偿制度等政策,调动广大民众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和完善用林用地、森林采伐、项目招投标等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完)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