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游玩攻略讲解(北京故宫攻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北京故宫游玩攻略讲解,以及北京故宫攻略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 1,近期打算去故宫旅游?怎么安排合理?想玩的轻松省心一点
- 2,近期打算去故宫旅游?怎么安排合理?想玩的轻松省心一点
- 3,旅游攻略及注意事项">故宫路线怎么走最合适?北京故宫旅游攻略及注意事项
- 4,故宫最全文字讲解,轻松玩转紫禁城
近期打算去故宫旅游?怎么安排合理?想玩的轻松省心一点
故宫,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宫殿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它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故宫博物院收藏有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瓷器、织物、书法、绘画和雕塑等。如果你打算前往北京故宫,下面是一些出游攻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购买门票:在前往故宫之前,请务必购买门票。你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者在线旅行社购买门票。在高峰期间,门票可能会售罄,因此最好提前预订。2.选择合适的时间:故宫在每周一关闭,其他时间都可以正常参观。早上8点30分到下午4点30分之间是参观时间。最好选择早上或者晚上参观,因为这些时间相对较为安静和舒适。
3.穿着舒适的服装:故宫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群,需要步行很长时间才能够看到所有的景点。因此,你需要穿着舒适的鞋子和服装,以便可以轻松地游览。
4.准备好饮用水和小吃:在故宫内,你可能要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才能看完所有的展览。因此,最好带上饮用水和一些小吃,以便在游览过程中可以随时补充能量和水分。
5.了解故宫的历史和文化:在参观故宫之前,最好了解一些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这样,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展品和建筑的背景,并更好地欣赏其价值。
6.注意安全:在游览故宫期间,请注意自己的安全。尤其是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要特别小心,避免失去自己的物品。
希望这些攻略能够对你在北京故宫的旅行有所帮助。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欣赏到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祝你玩得愉快!
近期打算去故宫旅游?怎么安排合理?想玩的轻松省心一点
故宫,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宫殿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它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故宫博物院收藏有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瓷器、织物、书法、绘画和雕塑等。如果你打算前往北京故宫,下面是一些出游攻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购买门票:在前往故宫之前,请务必购买门票。你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者在线旅行社购买门票。在高峰期间,门票可能会售罄,因此最好提前预订。2.选择合适的时间:故宫在每周一关闭,其他时间都可以正常参观。早上8点30分到下午4点30分之间是参观时间。最好选择早上或者晚上参观,因为这些时间相对较为安静和舒适。
3.穿着舒适的服装:故宫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群,需要步行很长时间才能够看到所有的景点。因此,你需要穿着舒适的鞋子和服装,以便可以轻松地游览。
4.准备好饮用水和小吃:在故宫内,你可能要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才能看完所有的展览。因此,最好带上饮用水和一些小吃,以便在游览过程中可以随时补充能量和水分。
5.了解故宫的历史和文化:在参观故宫之前,最好了解一些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这样,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展品和建筑的背景,并更好地欣赏其价值。
6.注意安全:在游览故宫期间,请注意自己的安全。尤其是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要特别小心,避免失去自己的物品。
希望这些攻略能够对你在北京故宫的旅行有所帮助。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欣赏到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祝你玩得愉快!
故宫路线怎么走最合适?北京故宫旅游攻略及注意事项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近万。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故宫的门票可以在各大网站上买到,一定要提前几天买。淡季的票要比旺季便宜一点。最好不要到了现场在买票,一是排队,而是有可能没有当天的票。特别提示哦,现在的故宫在网上买好票以后,是不需要取票,直接刷身份证就可以进的哦。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春色撩人,春光苦短,不宜虚度。忆起《大明宫词》里的皇上说:这两日春光正好,朕放你们假,带家眷赏花吧!借着书本与历史,于帝都赏花访古,忆古思今了……
又一次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参观故宫,虽然游客如织,但身处这座恢弘雄伟的建筑群,依然内心平静。数百年沧桑,归于尘土,曾经辉煌如大明大清朝,随着岁月的逝去。历史的变迁,封建王朝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只有这红墙绿瓦石台大殿依然屹立不倒。
故宫非常大,来玩的同学建议穿一双非常舒服的鞋子。其次,故宫里面吃的东西很少,排队的人多,而且比外面的贵,还不好吃,里面只收现金,来玩的同学记得身上备一点现金再来哦。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啦,喜欢拍照的小伙伴们到故宫一定不要穿红色的衣服,因为拍出照片真的不好看。会撞色哦。
阳光的照射在金黄的琉璃瓦上,碰撞出刺眼的光芒,恍惚间,百官朝拜的壮阔场面似乎在此刻重现。皇上住的地方真是大,我们穿梭在紫禁的红墙中,仰望,怪不得古人会感叹“一入宫门深似海”。还真是深。
如果你想看看空空的故宫,那么你一定要早起,故宫八点半开门,算上排队和过安检的时间,最好尽量早的出门,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早起,因为空荡荡的故宫真的特别宏伟。大部分人的游览路线都是沿着中轴线开始,如果你去的早,趁人少,一定要把三大殿赶紧逛完,否则到了人多的时候,你看的就不是大殿了…
建议游览路线如下: 午门-武英殿-断虹桥-慈宁花园-慈宁宫-寿康宫-养心殿-永寿宫-太极殿-翊坤宫-咸福宫-长春宫-储秀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钟粹宫-景阳宫-乾清宫-永和宫-景仁宫-延禧宫-奉先殿-文华殿-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宁寿宫-神武门,因为现在的故宫已经改造,大部分宫殿都是展览,所以大家去之前最好还是查一下,有哪些殿还是保留原来的样子,重点逛那些就好了。
逛到御花园的时候就可以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吃午饭了。在故宫吃个东西感觉还不错。美美地吃完了,休息下,想象你就是皇上,走在自己的御花园,感觉很惬意。因为御花园距离出口很近,大家不要走着走着就出去了。
紫禁城承载着太多的悲喜,千秋万代读史忆往昔,或喜,或悲,或哀,或痛,或怒其不争,或哀其不幸,或赞其盛世,或唏嘘政治纷争,强权弱肉下的女子命运,二十岁就已过了大半辈子,后面的余生,几十年的唏嘘寂寥…… 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 岁月、朱门、红墙、黄瓦、锦帐、宝器、君恩、伊人,多少前尘往事消散在风中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傍晚的故宫是迷人的,随着游客陆陆续续地离开,余晖下的一座座殿宇便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静谧、威严、大气!你会觉得世界上没有哪一座宫殿能与她相媲美……
故宫最全文字讲解,轻松玩转紫禁城
2022年8月27日陪母亲去了一趟故宫,这是我第四次去故宫游玩,附上一些讲解。
兰州到天水 经典景点怎么走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北1km,景山南门对面。故宫外围是一条护城河,河内是周长3km、高近10米的城墙,城墙四面都有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造型别致,玲珑剔透。
现在是疫情期间,故宫至少提前一天预定。
预定的渠道美团预定
大众点评
故宫博物院公众号预定
值得注意的是,故宫的门票是成人60元一位,不包括珍宝馆和钟表馆,这两个馆需要另外收费,10元一个馆,推荐珍宝馆,里面有镇馆之宝—明清皇后凤冠。
故宫如何进?从2011年7月2日开始,故宫只能自南向北单参观,午门(南门)只作为参观入口,神武门(北门)和东华门(东门)只作为参观出口。
为什么呢?一来游客太多要保证安全,二来午门以前只有皇上能走,是故宫正经八百的正门!
故宫平面图
路线进入故宫,首先是外朝区域。
外朝由中路三大殿、东路文华殿和西武英殿3个官区所形成的3条轴线,中路为主,东、西两路为辅弼。国家大事、庆典朝贺至君臣公务都在此进行。
三大殿:
三大殿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或者举行盛典时用的宫殿。
太和殿是三大殿中最大的宫殿,中和殿最小。
三大殿是中国明清宫殿建筑,体现了中国宫殿建筑的以下特点:平面布局以大殿(太和殿)为主体,取左右对称的方式排列诸殿堂、楼阁、台榭等建筑,殿堂建筑以木构架支撑,都柱底下有石柱础,砖修墙体北、西、东三面维护坐北朝南,上盖金黄色琉璃瓦屋顶。
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中国现存规格最高的宫殿,被称为“东方三大殿”之首。
殿内装饰十分豪华,金砖铺地,摆放着金漆云龙纹宝座,镶嵌了成千上万条金龙纹,精美异常。
殿前还设有日晷、铜龟、铜鹤等,并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同时,这里也是紫禁城的重心所在,用来举行各种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皇帝大婚、册立皇后等。
中和殿:
云南旅游必去景点(云南旅游十大景点排名)
明清两朝,太和殿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中和殿查验种子和农具。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中和殿阅视奏书。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 。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谱。纂修工作完毕后就会在中和殿上举行仪式,送呈皇帝审阅。有时候皇帝也会在这里召见官员或赐食。
保和殿:
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皇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
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场面十分壮观。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
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至顺治十三年(1656年),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大婚亦在此举行。
康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年)亦居保和殿,时称“清宁宫”。二帝居保和殿时,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殿试地点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殿试是封建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亲自命题,指定大臣问卷,皇帝还要亲自阅看前十名的卷子。考取第一名的为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称探花,高中者均被赐予进士及第并委以高官。这样的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参加者一般须经过乡试、会试考中贡士方能得到参加殿试的资格。殿试的仪式十分隆重,举行时间有过几次变动,清初曾规定在四月初,后改在五月初。乾隆十年(1745年)曾改在四月二十六日,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又改在四月二十一日举行,以后遂成定制。
当日,捧题官及内阁官由内阁经中左门至保和殿,将皇帝钦命之题陈于殿内东旁黄案上。新贡士由鸿胪寺官引导至丹陛两旁排列,按会试中所种名次,单数者列东,双数者列西。皇帝御殿,作乐鸣鞭,众贡士和王公大臣皆向皇帝行三叩九拜礼。礼毕,皇帝回宫,礼部官员散题,贡士跪受,然后入殿,在殿内两旁试桌答卷。殿试日给二餐,早餐,每人馒头四个、汤一碗;午餐,每人饼四张、梨二个、茶一巡。
试卷所采用白宣纸,每份考卷的第一页,填写应试者的姓名、年龄、籍贯及三代履历。考毕交卷之后,首页由弥封官折叠成筒,密封后加盖关防。其余卷面、卷背及骑缝之处,则加盖礼部之章。考卷由皇帝任命的八名读卷官评阅。读卷大臣认为答得好的卷子,就在上面画一个圈,最佳试卷就画八个圈。试卷以画圈多少排名次,然后将前十名进呈皇帝,由皇帝钦定名次。
进士甲第的选定也并非全都出于真才实学。有时是凭皇帝的一时高兴。
如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殿试,吴情中了状元,因“吴”与“无”同音,嘉靖帝便说,“无情”岂宜得第一。当天夜间,嘉靖听到雷声轰鸣,不假思索,决定让秦鸣雷做状元。这真是会写文章不如有个好名字。 再如光绪二十九年殿试,名列前十名的有个叫王寿彭的,读卷官对寿彭两字大加赞赏,传说中的彭祖活了七、八百岁,为了博得西太后的欢心,并且庆祝她十月初十的寿辰,于是认为“寿彭”两字富有吉祥喜庆之意,因此主考官破例把王寿彭提拔为状元。
五月二十五日,公布考试结果。新科进士们由午门进入太和殿广场向皇帝行礼,尔后,出宫。这时,顺天府尹已为状元准备好了伞盖仪仗,府尹给状元披上红带,戴上大红花,并向状元、榜眼、探花各敬酒一杯,扶状元上马,送状元回府第。第二天,礼部设宴款待新科进士们,称为“恩荣宴”或“鹿鸣宴”。
我国最后一次殿试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共取过进士150人。从此以后,在中国推行了一千余年的封建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了。
武英殿:
武英殿位于外朝熙和门以西,建于明初,为帝王斋居和召见大臣的地方。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入住紫禁城后在武英殿举行了即位仪式。清兵入关之初,多尔衮也曾在这里办公。其后,武英殿成为清廷政务活动的重要场所。如今这里称为展览书画的场所,各种珍贵名画再次轮番展出,其中最轰动的是多年前的清明上河图真迹展览。
遗憾的是,到的时候已经闭馆。
文华殿:
文华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协和门以东,与武英殿东西遥对。因其位于紫禁城东部,并曾一度作为“太子视事之所”,五行说东方属木,色为绿,表示生长,故太子使用的宫殿屋顶覆绿色琉璃瓦。
文华殿初为皇帝常御之便殿,明天顺、成化两朝,太子践祚之前,先摄事于文华殿后因众太子大都年幼,不能参与。如今这里被改为陶瓷馆,展出各种造型精美的瓷器制品。
后宫宫寝生活区主要包括紫禁城的后寝称内廷)部分,即皇帝和他的后妃们日居住的地方,还有一些内廷便殿,如养宫寝生活区主要包括紫禁城的后寝称内廷)部分,即皇帝和他的后妃们日居住的地方,还有一些内廷便殿,如养心殿区、斋宫区。
后三宫:
乾清宫始建于明永乐年,曾数次遭焚和重建,现存建筑为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乾清”为乾天清正之意。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自明至清康熙时期,这里都是皇帝居住的正殿。明代皇帝驾崩后亦在此停棂,以示“寿终正寝”。
据记载,明代乾清宫有暖阁9间,宫内共置床27张,连近侍也不清楚皇帝究竟在哪张床睡觉。但皇帝们仍然无法做到高枕无忧。嘉靖年间的“壬寅宫变万历年间的“红丸案”和“移宫案”均发生在乾清宫。
清雍正以后,皇帝寝宫移至养心殿,乾清宫成为君王理政和举行节庆大典的重要宫殿之一,清康熙、乾隆两朝曾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一些日常办事机构,包括皇子读书的上书房,也都迁入乾清宫周围的庑房,乾清宫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强。
坤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时期屡次重建、重修。“坤宁”为坤地宁定之意。宫殿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
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后的正宫。第一位住进坤宁宫的是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其后,明代每位皇后都以坤宁宫为寝殿,李自成攻入北京时,明朝最后一位皇后在此自缢而亡。
坤宁宫在清代的另一主要功用是作为萨满教祭神的场所。殿内按满族在东北时的习俗改建成了“口袋房,万字炕,烟筒座在地面上”的形式。每天这里都要宰杀烹煮两口毛色纯黑的猪祭神,还会分派给王公大臣和宫廷侍卫们吃。
交泰殿是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当年重建。“交泰”取自《易经》中“天地交泰”,意为乾坤、阴阳、上下相交,万物通畅而得以生养。
交泰殿与中和殿略同,体积是后三宫中最小的一个。紫禁城从太和门到乾清宫,一直是以龙作装饰,交泰殿才开始出现龙飞凤舞的图案。殿内悬挂着清康熙帝题写的“无为”匾,东西两间设巨大的铜壶滴漏和机械自鸣钟宫内时刻即以此为准。
东六宫在故宫中轴线东侧的东一长街,是一组由六个相同形式的院落组成的建筑。六宫分别为: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
景仁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长宁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先后修缮。
景仁宫明代为嫔妃居所。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康熙帝生于此宫。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和硕裕亲王福全丧,康熙帝为悼念其兄,再次于此宫暂居。其后此宫一直作为后妃居所,乾隆帝生母孝圣宪皇后、咸丰帝婉贵妃、光绪帝珍妃均曾在此居住。
承乾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永宁宫,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更名为承乾宫。清沿明旧称。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略有修葺。
“承乾”一名,意思是在承乾宫居住的妃子,一定要顺承皇帝,不能于皇帝不敬。
此宫在明代为贵妃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顺治帝孝献皇后董鄂氏,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琳贵妃、佳贵人,咸丰帝云嫔、婉贵人都曾在此居住。
钟粹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咸阳宫,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钟粹宫,隆庆五年(1571年)改钟粹宫前殿曰兴龙殿,后殿曰圣哲殿,为皇太子居处,后复称钟粹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后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多次修葺。清晚期于宫门内添加垂花门、游廊等。
钟粹宫明代为妃嫔所居,曾一度为皇太子宫。清代为后妃居所。清咸丰皇帝奕詝幼年在此居住时,道光皇贵妃,即恭亲王奕訢之母亦居此宫,代为抚育奕詝。咸丰帝孝贞显皇后(即东太后慈安)自入宫即在钟粹宫居住,直至光绪七年(1881年)去世。光绪大婚后,隆裕皇后也曾在此居住。末代皇帝溥仪入宫后也曾在此宫住过。
常年在此进行故宫藏玉器类文物的展示。
钟粹同钟萃,古代是汇集精华、精粹的意思。
景阳宫,位于钟粹宫之东、永和宫之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阳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阳宫。清沿明朝旧称,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代为嫔妃所居,明神宗皇帝的孝靖皇后曾居此。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后改作收贮图书之所。
后院正殿名为“御书房”,面阔5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次、梢间为槛墙、槛窗,檐下施以斗栱,饰龙和玺彩画。清乾隆年因藏宋高宗所书《毛诗》及马和之所绘《诗经图》卷于此,乾隆御题额曰“学诗堂”。东西六宫年节张挂的《宫训图》原收藏于此。东西各有配殿3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以旋子彩画,西南角有井亭1座。此宫保持明初始建时格局。
常年在此进行故宫藏珐琅器文物的展示。
永和宫,位于承乾宫之东、景阳宫之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今名。清沿明旧,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亦有修缮,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明代为妃嫔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久居此宫。其后,又有道光帝静贵妃,咸丰帝丽贵人、斑贵人、鑫常在等先后在此居住。光绪大婚后为瑾妃居所。
延禧宫,人们可以见到一座不伦不类的“西洋烂尾楼”,这就是俗称“水晶宫”的延禧宫了。
延禧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东二长街东侧。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寿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延祺宫。清代又改名为延禧宫,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清两朝均为妃嫔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嫔、成贵人曾在此居住。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延禧宫起火,烧毁正殿、后殿及东西配殿等建筑共25间,仅余宫门。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提议复建,但未能实现。
在宣统元年(1909年)端康太妃(光绪帝的瑾妃)主持在延禧宫原址兴工修建一座3层西洋式建筑--水殿。当时队这座西洋宫殿的设想是:水殿的墙壁隔着两层玻璃,玻璃夹层里注水养鱼,在建筑外面也注水养鱼,环以假山相饶。主楼每层9间,底层四面当中各开一门,四周环以围廊。水殿的四角各接3层六角亭1座,底层各开两门,分别与主楼和回廊相通。据《清宫词》、《清稗史》记载,水殿以铜作栋,玻璃为墙,墙之夹层中置水蓄鱼,底层地板亦为玻璃制成,池中游鱼一一可数,荷藻参差,青翠如画。当时端康太妃像借助修筑此水殿而虎炳千秋,甚至还拉着隆裕太后题匾额曰「灵沼轩」,“可惜”呀,水殿还没有修筑好,清王朝就覆灭了,所以,就留下了这座皇宫中的西洋烂尾楼。俗称「水晶宫」。
西六宫位于中轴线左侧,与东六宫对应。清朝在雍正朝以后的历代皇后,皆不再以坤宁宫为寝宫,而是在东六宫或西六宫选定一坐空宫为寝宫。晚清时期西六宫的格局改动较大,不再与东六宫对应。
包括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和启祥宫(太极殿)。
永寿宫,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乐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名毓德宫,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又更名为永寿宫。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都曾重修或大修,但仍基本保持明初始建时的格局。
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皇帝曾在此召见大学士申时行等人;崇祯十一年(1638年),因国内灾情异象屡屡出现,皇帝在此宫斋居。清代顺治帝恪妃,嘉庆帝如妃曾在此居住。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崩,孝圣宪皇太后居永寿宫,乾隆皇帝居乾清宫南廊苫次,并诣永寿宫问安。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硕和恪公主下嫁、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固伦和孝公主下嫁和珅之子,均设宴于永寿宫。道光中晚期,外侮内患日盛,而朝廷内部一味讳饰,将各疆吏密奏匿于永寿宫。光绪以后,此宫前后殿均设为大库,收贮御用物件。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文物陈列室。
翊坤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居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称万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为翊坤宫。清代曾多次修缮,原为二进院,清晚期将翊坤宫后殿改成穿堂殿曰体和殿,东西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使翊坤宫与储秀宫相连,形成四进院的格局。
光绪十年慈禧五十寿辰时移居储秀宫,曾在此接受朝贺。光绪帝选妃也在此举行。
夏季旅游景点排行潍坊(夏季旅游景点排行国内)
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储秀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所居。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寿昌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曰储秀宫。清代曾多次修葺,光绪十年(1884年)为庆祝慈禧五十寿辰,耗费白银63万两进行大规模整修,现存建筑为光绪十年重修后的形制。
储秀宫原为二进院,清晚期拆除了储秀门及围墙,并将翊坤宫后殿改为穿堂殿,称体和殿,连通储秀宫与翊坤宫,形成相通的四进院落。储秀宫前廊与东西配殿前廊及体和殿后檐廊转角相连,构成回廊。回廊墙壁上镶贴的琉璃烧制的万寿无疆赋是众臣为祝慈禧寿辰所撰。
储秀宫的庭院宽敞幽静,两棵苍劲的古柏耸立其中,殿台基下东西两侧安置一对戏珠铜龙和一对铜梅花鹿,为光绪十年慈禧五十大寿时所铸。东西配殿为养和殿、绥福殿,均为面阔3间的硬山顶建筑。
后殿为丽景轩,面阔5间,单檐硬山顶,有东西配殿曰凤光室、猗兰馆。慈禧入宫后曾居住储秀宫后殿,并在此生下同治皇帝。光绪十年慈禧五十大寿时又移居储秀宫,并将后殿定名为丽景轩。
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咸福宫,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为咸福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又加修整。
咸福宫为后妃所居,前殿为行礼升座之处,后殿为寝宫,乾隆年间改为皇帝偶尔起居之处。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皇帝崩,嘉庆帝住于咸福宫守孝,下令不设床,仅铺白毡、灯草褥,以此宫为苫次,同年十月才移居养心殿。此后咸福宫一度恢复为妃嫔居所,道光帝琳贵人(庄顺皇贵妃)、成贵妃、彤贵妃、常妃等都曾在此居住。道光三十年(1850年),咸丰皇帝住于咸福宫为道光皇帝守孝,守孝期满后仍经常在此居住。
长春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春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永宁宫,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复称长春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后又多次修整。咸丰九年(1859年)拆除长春宫的宫门长春门,并将启祥宫后殿改为穿堂殿,咸丰帝题额曰“体元殿”。长春宫、启祥宫两宫院由此连通。
此宫明代为妃嫔所居,天启年间李成妃曾居此宫。清代为后妃所居,乾隆皇帝的孝贤皇后曾居住长春宫,死后在此停放灵棺。同治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一直在此宫居住。
启祥宫(太极殿),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未央宫,因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生于此,故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启祥宫,清代晚期改称太极殿。清代曾多次修葺。
清光绪十年(1884年),为庆慈禧五十寿辰,曾在此演戏达半月之久。明万历年间,乾清、坤宁两宫火灾,神宗朱翊钧曾暂居启祥宫。逊帝溥仪出宫前,同治帝瑜太妃曾居太极殿。
养心殿(未开放)养心殿位于内廷后三宫的西侧,西六宫的南面。初建于明嘉靖年(16世纪中),一直做为皇帝的便殿。自从清雍正朝开始,这里做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理政之处,遂成清代皇帝实际上的正寝。“养心”意为涵养心性。
养心殿在宫中的位置比较便利,殿内空间布局丰富而功能集中,厅堂、书房、寝室以及分别用来批阅奏折、密谈、休憩、礼佛的小室等一应俱全,比大殿宇更宜于宵衣旰食的君主周旋其间,是清代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更适宜皇帝起居活动的场所。养心殿中最著名的是雍正皇帝的“勤政亲贤”室、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以及东暖阁的晚清垂帘听政处。
御苑花园紫禁城中共有四座花园:内廷中路的御花园、西路的建福宫花园、外东路的宁寿宫花园和慈宁宫南面的慈宁花园。
最后出去就是神武门,故宫的北门(出口)!
加载中,请稍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