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町在哪里(台湾西门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西门町在哪里,以及台湾西门町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 1,台北:西门町大街上迎财神
- 2,大陆人看台湾-恋恋西门町(上)
- 3,黑帮录:台湾黑道(9)
台北:西门町大街上迎财神
1.2019年2月12日,台湾台北民众在西门町大街上迎财神。据介绍,台湾民间过春节的习俗与大陆相差无几,都是从自上一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开始,直到正月十八“落灯”为止。 (蒙钟德/人民图片)
2.2019年2月12日,台湾台北民众在西门町大街上迎财神。
3.2019年2月12日,台湾台北民众在西门町大街上迎财神。
4.2019年2月12日,台湾台北民众在西门町大街上迎财神。
5.2019年2月12日,台湾台北民众在西门町大街上迎财神。
6.2019年2月12日,台湾台北民众在西门町大街上迎财神。
7.2019年2月12日,台湾台北民众在西门町大街上迎财神。
8.2019年2月12日,台湾台北民众在西门町大街上迎财神。
9.2019年2月12日,台湾台北民众在西门町大街上迎财神。
大陆人看台湾-恋恋西门町(上)
西门红楼,有歷史的既视感。(作者提供)
进入研究生阶段二月有余,母亲过世后一年多,我仍是无法再执笔写些什么。这篇稿子因而也就一拖再拖,但心里却是一直惦念着的。毕竟,台湾的人、台湾的滋味、台湾的情感,点点滴滴,都是我的精神故乡。
近日閒适,开始整理一些檔案。整理到电脑里大学期间的照片的时候,发现有一个满满的檔案夹——「台湾一梦」。记忆线瞬间牵回到2013年的9月分,飞机降落在一个绿色的岛上,眼角还有离家不舍的泪痕,却也在瞬间彷佛感觉到了另一个精神世界里的故乡。大三的那半年交换,应该是我大学记忆中最自由、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了吧。
用照片回忆台湾
檔案夹里分了好多个子檔案夹:「垦丁天气晴」、「寻找那些年」、「高美溼地」、「台南趴趴走」、「三傻傻小游高雄」……脑海里随着这些名称浮现出一个个画面,心里亦是百般滋味,满是回忆与怀念。
最后,目光停在一个檔案夹:「三恋西门町」,这是2013年12月分建立的,可以待在台湾的小时光也到了不得不结束的时候。打开檔案夹,里面的照片有三个日期,一个在10月,一个在12月,最后一个在2014年的1月分。去过台北七次,其中有三次都去了西门町。这三个不同的时间,却在同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陪我走过,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一样的温暖与力量,让我在异乡还是在未来的道路上,都多了一分成长与勇气。所以到今天,我仍然深深地,深深地眷恋着西门町。
初到台湾,还未认识太多新的朋友,熟悉的亲人与同学都在海峡那边。对新环境的适应,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在异质文化中的些许孤单感,让那时的我难免有些低落。10月的第一次出行,选择台北。极巧的是,高中时的两个同班同学恰好也来台湾交换,一个也在台中,一个在新竹。我们便约定,在台北见面一起短途旅行,见面的地点就在西门町。
难忘他乡遇故知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西门町。商圈的模样,有着现代化都市的气息,妙的是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古早味,让人觉得这里是一个有歷史的地方,新奇之余还会偷偷揣度「町」这个字的读音。四通八达的步行街,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店铺里有各种各样流行、有个性的商品,包包、项链、工艺品,游人像鱼儿一样进进出出,一到这儿就让人青春、活泼地想要跳起来。
同学出现在步行街「西门町」三个字的正下方,于是衝过去,三个人相拥在一起。自从高中毕业,我们被衝散到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落,却在这异乡因为新的缘分得以重聚。昔日的青春岁月和珍藏的中学记忆在那一刻涌上心头,心中积压已久的寂寞和苦闷终于得以消解。原来,他乡遇故知,可以是一件这么幸福的事。
12月,大概是我在台湾时最为期待的一个月。刚和男朋友决定在一起的时候,我便递交了交换的申请书。没过多久,我们便要面对第一次异地恋,算上暑假大概也有半年。他答应我,12月来台湾看我。分别的时候泣不成声,异地期间也是问题不断,到了后来连样子都变得模糊,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网路联繫方式,想起来亦彷佛觉得不真实。
飘洋过海来看我
12月,他如约到了台湾,刚好他在台北有会议要开,我们约在台北见面。那天晚上,我们去了西门町。见过白天的西门町,还未见过夜里的。闪烁的彩色灯光,沿街的流动小铺子,在一盏盏商家自己带的台灯的照射下也变得更斑斓,那些用铝丝做的纪念品,姓名项链啊、戒指啊、小自行车啊,都有了与白天不一样的光彩。夜市上的吃的,无论那些莲雾、杨桃之类的水果,还是最出名的豪大大鸡排,配上一杯经典的金桔柠檬,在夜里的西门町,彷佛都变得更美味了!
日式拉麵的温热
日式拉麵的温热
他还穿着会议上的衬衫,牵着像小朋友一样兴奋的我,穿梭在热闹的人群中。这里真的是年轻人的天堂。我们去看了一场电影,一起去小广场听反戴着帽子的小哥即兴Rap,一起在安静的日式小餐馆吃了一碗拉麵,看窗外霓虹闪烁,心中自有珍惜的温暖涌动。
就在有着「西门町」字样的商圈门前,留下了一张时隔半年重逢的合影。他终究是,跨过海峡来看我了。如今已一起走过三年,现在再回想起来,心里的温暖,就像是在西门町吃的那碗日式拉麵,简单而温热着。大概什么也不求,只求细水长流,常伴左右吧。
(旺报)
黑帮录:台湾黑道(9)
万国帮,是一个台湾的黑社会团体,发迹于台北市万华区西门町一带的本省挂角头团体,现存正式成员应不及百人。现多数犯罪准成员多为中辍生。
正确名称应是称为“万国口”角头,因现今台湾警方为了方便分类,逐一将同地缘关系但不同势力的角头们统称为帮。
万国帮并无组织型态,而是由各个角头大哥所带领的本地势力,只要隶属于万国帮或在其势力范围内活动的黑社会份子,皆被称为万国帮。是万华区众多角头势力之一(艋舺角头)。早年在台北市有一定强势的角头地位,历经多年社会变迁与都市商圈重建,万国帮势力所据之地盘,已不属于必争之地。
1960年代,当时混迹西门町汉中街一带的青少年,绰号“金水”陈金水领军与“尖仔锥”陈传卿、“黑松”蔡能祥、“柳川”、“土匪”、“水蛙”等20人,以当地“万国戏院”为据点,形成一个角头团体,并取名为“艋舺万国”、俗称万国口,为万华地区众多的角头之一。
1970年代,万国帮实力逐渐壮大,与另一地缘角头势力“河沟头”分庭抗礼,而后双方为利益谈和以西门町昆明街为界,东边归万国帮管理,西边归河沟头,双方井水不犯河水。
1980年代一清专案扫黑后,万国口势力重量级大哥“黑松”蔡能祥被补入狱,以及当局对于黑帮势力的严厉打压,加上时代变迁,万国帮所在地盘已不属于各帮派必争之地,声势逐渐下滑。
2000年代,原掌权角头“尖锥仔”陈传卿也因涉及命案流亡海外,由少壮派的角头林贞智掘起出线掌权。至今万国帮依旧横行于西门町一带,并从事地下钱庄、恐吓、暴力讨债、强收商家保护费、色情媒介等犯罪活动。
2001年代开始,由绰号“王哥”掌权万国帮。
“金水”陈金水-创始帮主。
“尖仔锥”陈传卿-创帮元老,因涉及命案远避海外。
北京景点地图手绘图片(北京旅游景点路线图)
“黑松”蔡能祥-创帮元老,全盛时期的掌权者之一,著名的万国帮大哥。70-80年代“万国黑松”名号响遍全台,一清专案被逮捕入狱。
现任帮主“王哥”。
牛埔帮。是台湾著名的黑社会团体,性质属于本省挂角头势力。以台湾台北市中山区为主要据点,实际的成员人数不明,一般被认为有数百人甚至高达千人的规模。除了天道盟以外,牛埔帮被誉为是本省挂帮派中势力最大的角头团体。
正确名称应是称为“牛埔仔”角头,因现今台湾警方为了方便分类,逐一将同地缘关系但不同势力的角头们统称为帮。
新乡三天旅游攻略
“牛埔”是台湾在清治时期以牧牛开荒垦为名的古地名,位于现今台北市中山区中山北路与林森北路一带。当时在牛埔一带活动的黑社会份子皆被统称为“牛埔仔”,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日治时期。牛埔仔并没有组织结构,而是各个角头大哥所带领的本地势力,近代在与竹联帮与四海帮等外来帮派的斗争中渐渐整合组织化。
牛埔帮早期主要是霸占地盘,开设歌舞厅、游乐场、旅馆、酒店、应召站等。牛埔帮各地区角头在自己的地盘上为非作歹,从事不法活动如投资插股、充当保镖、白吃白喝、敲诈勒索、开设赌场,或成立地下钱庄、讨债公司等,以黑道手段放高利贷、暴力讨债等等。
台湾光复以来,牛埔帮势力一直是台北市中山区的霸主,虽然各角头林立且势力众多,但地缘关系的角头们凝聚力强,共御外敌的传统,让外来帮派势力无法进入中山区独自生存。1968年,当时较弱势的竹联帮在中山区“香港西餐厅”与强势的牛埔帮一战以寡敌众一举成名,震惊黑白两道,是当时首次进驻中山区却能全身而退的外来帮派。
1979年,牛埔帮角头“牛财”叶明财结合当地的“铁桶街”、“抚顺街尾”及“新厝”等牛埔仔角头势力,壮大规模自成一派,成为牛埔帮的主导势力之一。
1980年代,当时牛埔帮有两大主导势力,分别是“牛财”叶明财与“矮仔莫利”胡茂盛两大角头势力。叶系主要经营酒店、舞厅等行业,胡系主要经营赌博行业为他们的活动资金来源。胡茂盛也吸收另一股中生代势力的角头“空斌”谢文斌来扩大势力。
1995年,胡茂盛因为了上亿元的庞大利益纠纷,遭到天道盟太阳会的射杀,震撼整个牛埔帮。胡系的中生代大哥谢文斌,扬言要替老大报仇后,也随即在事发一个月后遭到太阳会的射杀。至此牛埔帮的势力皆由叶明财一派掌握主导权。
叶明财组织各地分散的牛埔角头们,形成相当严密的帮派,并企业化创立“牛埔企业”,从此牛埔帮成为人尽皆知的地方一霸。牛埔帮也与各地黑社会组织合作并迅速扩大势力版图,势力也渐渐渗入整个台北市。而在台北最有名的几大黑帮中,牛埔帮排名仅次于天道盟、竹联帮和四海帮。
早期台北地区黑社会份子林立,彼此的斗争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与混乱,但是牛埔帮一直以来都是稳固在中山区的霸主。而在牛埔帮大老的葬仪上,除了有各地黑社会大老的参与以外,更有政府相关人员出席,由此可见牛埔帮的人脉与势力极大。
“惠生”齐惠生-1984年一清专案,三兄弟与竹联帮“冷面杀手”刘焕荣、董桂森兄弟潜逃菲律宾,育有一子,在加拿大某大型医院服务
“白肉旺”张乃富-活跃于20世纪的牛埔帮角头,被视为是近代牛埔帮教父,于2003年高龄80岁病逝。
上海迪士尼攻略买东西
“牛财”叶明财-80年代至今的主导势力,整合各派系创立“牛埔企业”,将分散的牛埔角头组织化,目前牛埔帮以该势力为核心。
“矮仔莫利”胡茂盛-80年代的强大主导势力之一,但于1995年遭天道盟太阳会所暗杀。
“空斌”谢文斌-中生代的角头势力,属于胡茂盛势力,同样在1995年遭太阳会所暗杀。
“空生”潘文生
华山帮
华山帮,是台湾黑社会团体,性质属于本省挂角头势力。以台湾台北市中正区为主要据点,实际成员人数不明确,一般被认为至多数十人的小规模角头团体。重要干部:阿国.大哥祥.小阿扁.乌龟.
华山帮并非具组织性帮派,因现今台湾警方为了方便分类,逐一将同地缘关系的角头们统称为帮。
华山帮源始于台湾日治时期,以当时地名桦山町桦山货物驿(1949年更名为华山车站)为据点,形成一个角头团体,与邻近牛埔仔、七间仔等角头团体三足鼎立相互抗衡。华山角头势力从日治时期延续至今。
华山帮成员以赌博、吸收保护费、围事、恐吓等为主要活动,其中赌博更是华山帮主要的经济来源。位于台北市建国南路、忠孝东路口附近,长年以来即是华山帮的地盘,高架桥下的出租车司机休息站为北市最大的“天九”露天赌场,也是华山帮主要的经济来源,每日抽头金甚至可高达百万元以上。
2005年,华山帮与东门帮角头因赌博纠纷,谈判中枪杀东门帮黄姓角头,高调行为让原本趋势低调的华山帮备受警方监控。
2011年,华山帮介入台北市最大都更案“明日博”,为庞大上亿元的利益,涉及恐吓枪击。
加载中,请稍侯......
精彩评论